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
性别:秘密
最后登录:2011-03-23
http://ghostcn.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4/11/22 | 再说“IT黑洞”--企业缺乏信息战略的必然结果
类别(视觉)
|
评论
(0)
|
阅读(103)
|
发表于 02:11
再说“IT黑洞”--企业缺乏信息战略的必然结果
--------------------------------------------------------------------------------
发表时间: 2004-2-26 作者:EPC 浏览次数:66
几年前,咨询公司将MIT1984年至1991年《九十年代的管理》报告中关于IT黑洞”的观点引入了中国的ERP实施领域。从那时起,很多人开始承认和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IT黑洞”、“MIS泥潭”现象。让我们先回顾一下当时的统计数据、原由分析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八十年代IT投资1万亿美元,蓝领减少6%,产出增长15%,表面上劳动生产率提高21%。但白领增长21%,生产率下降6%。中国八十年代MRPII投入80亿,成功率不到10%!企业投资信息技术,感觉如同把钱丢入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
原由分析:对内,IT被用在老的流程上,没有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对外,在向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将原有的无效果任务“自动化”,往往会把这些任务坚固地锁定在流程里,只会使企业更僵化。
结论推断:
结论一:信息系统应用需要实施业务流程重组;
结论二:信息系统应用是一项管理改造工程需要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帮助
再让我们看国内几个有代表性的应用案例:
1. 某知名IT企业,ERP采用了Oracle公司的Application 11i,PDM/CPC采用了PTC公司的Windchill,项目管理采用了P3公司的P3e;
2. 另一知名IT企业,ERP选用了SAP的R/3,PDM/CPC选用了Windchill,SCM实施了i2,CRM实施了Siebel;
3. 某著名家电企业,ERP实施了CA公司的MAN-MAN系统,分销购买了金蝶的K/3系统,PDM/CPC选用了EDS的IMAN;
4. 某包装公司,ERP选用Oracle的Application,CRM选用了SalesLogix,PDM选用了Smarteam。
5. 某大型电站ERP选用了SAP的R/3,项目管理选用了P3公司的P3e,设备管理采用了MRO公司的MAXIMO;
上面所列举的仅仅是这些企业的核心应用,还不包括其它开发、购买的多种非核心应用。这些核心应用在各自的专业应用市场上大都属“大哥大”级别。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这些企业的IT综合应用效果着实一般,跟有些媒体的报道相去甚远。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感觉到要建立和应用这些大型的软件包产品,投资往往是几百万或是几千万元的数量级。起初在选用某种应用软件时,相当多的企业没有考虑到软件之间的关系,最关心的是其个体的核心应用。项目实施各自为政,结果是数据库不统一、操作平台不统一、显示模式不统一、开发语言不统一,一方面造成更大的信息孤岛,另一方面由于系统之间的功能冲突造成IT投入和回报的递减效应。服务器、PC机、交换机、路由器、PC外设等等品牌、型号繁杂,各家产品集于一处。说得夸张一些,于其说是IT应用环境,到不如说是IT产品博物馆。为了让这个博物馆有活力,维护成本可想而知。企业的决策层越来越感觉到IT正在不断蚕食企业的有生资源,在他们眼前是一个深不见底,而又无可奈何的“IT黑洞”。
时至今日,距离MIT那份《九十年代的管理》已经10多年过去了。信息技术的变化和发展真可谓一日千里,在技术的推动下,管理新理念、新方法、新工具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现在众所周知的ERP、BPR和电子商务都是这10年当中的事。也正是在这躁动的10年里,经过众多学者、专家和志士的辛勤研究和实践,人们对IT的投入和回报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不但创立了企业信息战略和战略信息管理的学科体系,而且丰富、发展了它。由于技术进步毫无倦怠之意,所以对企业信息战略和战略信息管理的研究和探索也不知所终何处。也正因为时代变化地加剧,开篇提及的原由分析和结论推断已经不能解释和指导实践中暴露出来的诸多情形。从而企业信息战略和战略信息管理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为了方便讨论和交流,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企业信息战略和企业战略信息管理:
企业信息战略是对与企业信息需求和信息供给相关的模糊或清晰的目标、远景、指南和计划的总称,其内容为企业领导层所认可,并以支撑企业的长远目标和适应未来环境之变化为目的。(荷兰战略信息管理学家德波尔)
企业战略信息管理是企业信息战略的展开过程,是企业信息功能战略的制订实施、监控、调整及其与企业业务战略的整合过程。它包括信息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组织管理3个部分。
目前关于战略信息管理的体系结构有多种见解,诸如基于信息资源的理论模型,基于信息战略的理论模型,基于信息集成的理论模型等。为了说明开篇结论推导逻辑和企业战略信息管理体系的差异性,这里仅选取基于信息资源的理论模型加以介绍。
基于信息资源的理论模型,是由“BIG 5”之一的安永国际的迈克基和普鲁塞两位专家在1993年提出来的。他们以战略管理的角度将战略竞争过程解构为战略设计、战略实施和战略设计与战略实施匹配的3个步骤。信息是战略设计的素材和重要资源;信息处理和信息基础结构所支撑的信息行为是确保战略实施成功的前提条件;信息又是战略设计和战略实施匹配的纽带。
通过基于信息资源的理论模型,我们了解了信息在战略管理的各阶段所起的作用,那么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又扮演何种角色,具备何种功能?
信息技术的功能有二:
1. 信息技术可以重塑企业流程和更新传统的机械技术系统;
2. 处理和传输信息资源的能力。
这两种功能又分别可以通过过程化模型和数据化模型解释:
过程化模型强调识别和分析一个组织的各种活动、工作流程、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试图将这些活动、过程、环境及其关系解构为可管理和可理解的部分,然后予以模型化。其目的是实现组织业务流程和管理活动自动化。数据模型化是强调数据结构和数据组成的元素,强调构成信息系统主体的数据和信息的理解,分析和文献化。其目标是识别数据元素,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其在组织中的含义。
根据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现状,有时候会常把企业信息化和实施ERP系统两个概念等同起来,在这个阶段软件包的功能和业务流程的匹配问题是成功应用ERP的关键。以说明企业信息化不是用信息技术模拟手工作业,而是信息技术使管理变革成为可能,以防止出现汽车跑牛路的现象。然而,即使汽车跑在空空荡荡的高速公路上,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汽车和道路的设计时速并不等于实际时速。从企业的整体战略信息管理的角度看,这刚刚是信息技术两个功能中的第一功能的具体化和局部化。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管理的持续改善取决于对信息技术第二功能和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信息管理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组织的建设得当与否。
再有,管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管理值得管理的内容。信息系统在企业中有很多应用种类,没有必要对各类的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流程全部进行重组。我们所要重组的、优化的流程,应该是与企业竞争战略相关的战略信息系统,或者更直接一些就是战略管理信息系统。
就当今发达国家的企业信息化而言,“IT黑洞”不仅仅是ERP的问题。而是多种应用的信息集成、社会集成和战略管理的问题。因而,我们通过对战略信息管理的研究和应用,不但要能够消除已经出现的“IT黑洞”,而且要能够预防明天的“IT黑洞”。
企业信息化的程度在我国呈现着极不平衡的状态。在一些高成长性的企业中,如IT、家电、金融、证券类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比较高,诸如ERP、CRM、SCM、CPC、EI[P等应用先后进入了这类企业。按照学术界的一类观点,企业信息化可以划分为:系统集成、应用集成、信息集成和社会集成四个层次。硬件和网络属于系统集成,ERP、CRM等大型系统属于应用集成,企业信息门户(EIP)属于信息集成,ASP属于社会集成。许多企业已经走过了系统集成和应用集成,正处在信息集成和社会集成的阶段。通过网络环境中的操作系统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网络通信协议的不兼容,致使在一定时期内在相当多的大型企业中存在着多个网络操作系统。多网络系统的管理困扰着企业的IT管理部门。CA公司的旗舰产品Unicenter TNG应运而生。目前在软件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一种企业应用集成(EAI)的中间件产品被开发出来,有点象2-3年前的机顶盒。但是这种技术和产品更多的是扬汤止沸,并没有治本。
就应用软件的发展趋势看,底层技术大都转向JAVA的跨平台语言,面向Web,功能上除了进一步加强已有的部分,同时在积极地向相关应用延伸。例如,Oracle正朝着E-Business Suite套件的方向不断努力,SAP除了ERP的传统内容,还包括了CRM和PDM,倡导协同商务的概念,内嵌工作流技术。尽管目前还没有实现完全的基于Web,但是已经有了自己的Portal,凭着SAP的强大实力,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实现完全的浏览器操作只是时间问题。
PDM/CPC的领头羊PTC在实现动态的产品协同设计后,内嵌工作流,有极强的文档管理功能,同时拓展了项目管理,因为已经采用了基于Web的技术,具有自己的Portal。
就是还没有引起国内IT咨询界广泛注意的大型项目管理软件P3e的最新版本中,除了继续强化了项目资源和进程管理的内容,还增强了项目管理中财务功能,感觉中P3e成为了另一类的ERP产品。
所以在不同的大型应用系统之间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从功能上还能分出优劣,有的功能完全是重复。没有战略规划的多应用系统实施,结果很容易变成“三个和尚”。在实施ERP系统时,我们更多地强调了软件功能和业务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而忽略或淡化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信息组织的综合管理。在选择软件实施服务时,大多选择因素集中在所选软件的实施经验上,而没有过多的考虑对其它软件系统的了解和服务能力。
由于大型软件的应用在我国尚属探索阶段,还很少有IT服务公司能够就企业所应关注的所有IT应用提供全部咨询服务。但是,走在前边的企业已经越来越感觉到“IT黑洞”的压力。在企业实施第一个应用系统时,无论是ERP,还是OA或者其它,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IT带给企业的方便,但是当新的应用系统逐次走进企业后,企业的决策者们往往不再乐观,他们发现大笔的IT投资,并没有显现出预想的效果。但是外界却把他们和他们的企业当作标杆来研究,情景十分尴尬。
我们应该承认,在中国但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着极高的领悟性,他们敢于创新,敢于挑战自我。在决定把IT引入企业管理时,他们相信IT的魔力,但是他们却大多忽视了一点——IT同样需要管理。面对尴尬,企业家们开始重新审视IT投资和IT管理。他们终于发现服务器、PC机、网络、应用软件、操作系统、IT组织、业务目标、管理目标等等之间应该是存在着某种规律和关系的。因而,企业家们终于对单个的项目报告已经不是特别感兴趣了,他们想是不是先应该有个规划,我们想知道为什么要投资,将来会怎么样?
IT的应用能够为企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产生影响,从而IT资源变成了战略资源,IT的应运需要设计和规划,而不是简单的叠加和堆砌。凡是可计划的或者是可量化的,才是可管理的。
所以企业家们在选择IT投资之前,应该关注下面四个问题:
1.如何使IT/IS在商业环境中被用做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
2.如何将IT/IS与一个组织整合起来以提高一般的业务绩效?
3.如何合理地运用IT/IS发展新的产品和服务?
4.如何合理地运用IT/IS改进业务组织与顾客和供应商的关系?
根据我们目前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那些经营中的强势企业,开始考虑IT规划的问题。尽管它们中的大多数,还没有办法系统地阐述战略信息管理的理论,但是它们已经开始了系统地思考信息管理和企业发展的关系了。
前文提到的那家电站企业在去年请某著名咨询公司做了一个5年的IT规划,还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专家评审会,非常郑重,可见企业至少认为通过规划可以让企业少走许多弯路,少交许多学费。
规划与否本身就是管理水平高低的一种表现。现在广州市在讲“三年”中变的成就,有传言说,现届市府的领导哀叹前届某些人的农民意识,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广州比三五年前是多了几分国际化大都市的感觉,原先的农贸市场印象,正在渐渐地从人们的脑海中褪去。战略信息规划是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方法,也是解决“IT黑洞”的唯一法宝。我们希望规划的方法不仅仅是出现在战略信息管理中。
张后启博士在中国最先提出了iConsulting的概念,这种提法是顺应时代需要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当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长时间停滞不前的时候,技术进步往往成为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所以,iConsulting中的字母I不是有些人所理解的贴了一个e化标签的媚俗行为,或者是什么刻意追求标新立异以示与传统咨询业的不同,而是直接点化了管理和技术的关系。
直到今天为止,一方面还没有哪一种软件能够为企业提供所有的应用;另一方面由于商家的急功近利,也没有谁会愿意从企业信息战略和战略信息管理的全局入手推出自己的产品和方案,很少谈及应用之间的注意事项。当然,我们觉得有时候用户比商家更着急,有种有病乱投医的味道。我们去药店时,大家知道属于OTC的药品是顾客可以直接购买的,软件专卖店的多数商品很多属于这一类;而另一类是处方药,必须按照医师开列的内容购买,大型的专业应用就属于处方药,应用时要讲究条件、次序、方法、时间等等要素,毕竟处方药不是保健品。所以这也恰好论证了“IT黑洞”的第二个结论:实施企业的信息战略需要专业顾问公司的帮助。
0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278]
思想
[40]
计算机
[56]
视觉
[59]
触觉
[56]
会计
[7]
网络资源
[18]
采集
[22]
情感
[12]
游戏外挂
[6]
赤裸HUMOUR
[2]